【藏品介紹】
目錄
文1 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
文2 毛主席萬歲
文3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25周年
文4 祝毛主席萬壽無疆
文5 毛主席的革命文藝路線勝利萬歲
文6 毛主席與世界人民
文7 毛主席詩詞
文8 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澤東思想
文9 毛主席支持美國黑人抗暴斗爭的聲明
文10 毛主席最新指示
文11 林彪1965年7月26日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郵票題詞
文12 毛主席去安源
文13 毛主席最新指示
文14 南京長江大橋勝利建成
文15 八屆十二中全會公報發表
文16 鋼琴伴唱《紅燈記》
文17 知識青年在農村
文18 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文19 革命青年的榜樣--金訓華
【收藏價值】
文革郵票----文革藏品之最
具有特定歷史意義和收藏價值的文革藏品,日益受到世人的關注,歷經歲月滄桑幸存下來的陶瓷器物、音像制品、宣傳畫刊、領袖像章、各類票證等,行情不斷看漲,而在這些眾多藏品當中,成套的文革郵票更是讓世人矚目,成為“寵中之貴”,“藏品之最”,其價格扶搖直上,日益飚升,得到原面值數以千萬倍的增長。
全新文革郵票大全套以其獨具的文物意義、特殊的收藏價值和存世的稀缺,成為郵市上活躍的天價之物,眾多愛好者夢寐以求,卻難睹其風采,據不完全統計,擁有文革郵票其中1枚者在集郵愛好者當中僅占8%-9%,擁有全套文革郵票者更是鳳毛麟角。
全新文革郵票大全套。
【藏品名稱】文革郵票大全套
【發行單位】國家郵電部
【發行時間】1967年4月20日-1970年1月21日
【藏品內容】文革郵票80枚
【包裝尺寸】保護盒:30×27.5×5.8cm 定位冊:29×27.5×5.5cm 定位頁:26.5×24cm
“文”票又稱“文”字郵票,是中國“文化大革命”的產物,也是這一特殊歷史時期的物化見證。文票是目前郵票收藏新中國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所發行的無志號郵票,1967年至1970年共發行“文”字郵票19套(文1—文19),共計80枚。所有郵票裝質量精美的沈陽菲勒活頁定位冊里,十分高檔,是饋贈、投資和收藏的佳品。
“文”票,取消了以往中國郵票的字號排列,以絕對突出毛澤東和毛澤東指示為選題的無編號為特點,包括未發行卻流出的總共90余枚正票、樣票、未發行票。
每一枚票都與毛澤東主導的“文化大革命”密切相關,是一部頗為完整的“文革”史和毛澤東的晚年歷史紀錄,都是收藏界尋覓的珍寶,特別是未發行的以“一片紅”為首的“文四寶”,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和研究價值,也為讀者大感興趣。
“文”票反映了中國特定時期的歷史。“文革”歷史如果從1966年算到1976年,不過10 年,真正的“文”票,從文1到文19,即從 1967年4月20日開始,到 1970年1月21日止,總共不到3年。
相對整個郵政史,只是短短一瞬。和所有的收藏品一樣,時過境遷,回頭再想找齊找全,回味那段歷史,已經十分困難。
當人們以各種不同心態懷舊時,“物稀為貴”和求大于供的市場法則必然導致“文”票不斷升值。
“文革”郵票原票大全套全新珍郵絕版收藏
《中國“文革”郵票》大全套收錄了“文革”期間正式發行的所有19套80枚“文革”郵票,這些都是被稱為中國郵史敏感禁區的郵票。文革票以其特殊的歷史地位從而獲得了在收藏史上的地位,而且本冊都是沒蓋銷的原票新票,以其特殊的文物、收藏價值征服了每位收藏投資者。
極其珍稀的“文革”郵票原票,收藏就是財富的積累
中國“文革”郵票大全套是文革初期發行的郵票,鐫刻下了特殊時代的烙印。從1967年4月19日發行的第一套郵票《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起,至1970年1月21日發行的最后一套郵票《革命青年的榜樣---金訓華》止,這期間共正式發行郵票19套80枚,被稱為"文革郵票",也叫"文"字郵票,簡稱"文票"。《中國"文革"郵票》收錄了文革時期正式發行的所有19套80枚原版郵票,它們大多是郵品拍賣會上的熱點,升值潛力巨大。
“文革”藏品之最,價值規律探秘
物以稀為貴,文革郵票存世極其稀罕所有名貴 據集郵界專業人士介紹說:文革郵票的原票之所以珍稀,是因為:一、當時全國郵票公司關門,集郵活動被取締,集郵者不敢集郵,所以完好保存下來的原票非常稀少;二、當時其它郵票不準銷售,全國人民都使用文革郵票寄信,幾乎所有的郵票都使用了,也就是說被蓋銷了,所遺留下來的原票新票非常罕見。因為這二點,才造就了今天的"文革"郵票原票收藏價值不一般,尤其是"文革"郵票原票大全套的收藏對個人來說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文物價值最高,歷史意蘊最深,中國郵票升值之王
“ 文革”郵票帶有強烈的時代烙印,政治傾向之濃厚在中外集郵史上是極為罕見的。文革郵票在文革藏品中最具有代表性,文物價值最高,歷史意蘊最深。成套的文革郵票價值更是讓世人矚目,成為 "藏品之最"。早在1985年,"文革"郵票就受到熱烈追捧,價格一路攀升,整部"文革"郵票(不含未發行票)價格于1991年突破萬元大關,到1995年升至2萬元,并在隨后的時間內加速上揚,到1997年就創下了8萬元的高價。全套文革郵票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里,從最初的發行面值7.94元飆升到現在的幾萬乃至十數萬、數十萬的價值,是我國郵票史上漲幅最大、升值最快的郵票版塊,創造了郵票史上的奇跡,是其他時期的郵票所無法相比的。
豐厚的紅色財富,升值幅度是猴票的4倍
專家特別談到,文革郵票一直在創造升值奇跡,比創造了中國郵票升值神話的"80年庚申猴票"升值幅度還要高得多,早就是新中國郵票增值率最高的板塊。 "80年庚申猴票"從當初的版票6.4元,漲到現在的幾十萬元,整整升值4萬多倍!但是本套郵集中收錄的《毛主席最新指示》五連票,發行時價格只有0.4元,幾年前在嘉德郵品拍賣會上一套《毛主席最新指示》帶右邊紙,原膠上品五連票,成交價高達37400元,升值了9萬多倍!比庚申年猴票的升值率還高出2倍多,由此可見文革郵票的強勢升值勢頭。專家還指出,文革郵票一定會再創新高。
“文革”郵票原票大全套有什么特殊意義嗎
因為歷史及收集難度等種種原因,我國發行文革郵票以來,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從未推出過中國文革郵票大全套,這次的發行填補了我國郵史上30多年的空白。北京大學的陸教授感言:"文革"是我一生中最難忘卻的歲月!一直想擁有一套文革郵票來紀念那段日子,但很難買到,又怕買到假的,所以就一直沒有收藏,沒想到今天圓了我30多年的夢想。
為什么“文革”郵票原票大全套以后有錢也買不到
由于"文革"郵票對經歷過那段難忘歲月的人來說有一種獨特的感情和文化內涵,再加之存世稀有,又有不菲的市面價值,很多海內外華人稍有條件就習慣買來收藏、投資,或饋贈給一些經歷過那段歲月的親朋好友。所以,"文革"郵票的歷史地位其實早已沒有哪個類別的郵品可以替代了!收藏專家提醒,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郵品今后肯定是有錢也買不到了。【文1 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 】這套郵票是郵電部為慶祝北京市革委會的成立,為滿足億萬人民的渴望,決定提前發行的。1967年4月20日上午,北京郵票廠的同志從發行局提取一部分“文1”票,到市工人體育廠慶祝大會現場出售。
這套最早與群眾見面的“文”字頭票,除第1枚為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接見紅衛兵的照片外,其余10枚均為毛主席語錄。語錄是林彪一手炮制的,使他所導演的對毛澤東個人崇拜的產物。
這套語錄郵票的遴選原則為:突出重點,為工農兵所熟悉,字數不能太多,且各條字數盡量接近。采用黑體字印刷,用金線作框,但第2至第6圖為大金邊底框,而第7至第11圖用紅色作邊框底色,使這兩個五連票刷色略有區別。
【文2 毛主席萬歲 】1966年8月1日至12日,在北京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八屆十一中全會,全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同年,在《歡呼北大的一張大字報》上作批注:“危害革命的錯誤領導,不應當無條件接受,而應當堅決抵制。”隨之,紅衛兵運動也開始迅速遍及全國。
1966年8月18日,百萬群眾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慶祝“文化大革命”大會。毛澤東先后在1966年8月18日、8月31日、9月15日、10月1日、10月18日、11月3日、11月10日、11月25日至26日,共8次在天安門廣場接見了來自全國各地的1300萬群眾和紅衛兵。
本套郵票共8枚。
8-1為“八屆十一中全會公報摘錄”。郵票上寫的是:“毛澤東同志是當代最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毛澤東同志天才地、創造性地、全面地繼承、捍衛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階段。毛澤東思想是在帝國主義走向全面崩潰,社會主義走向全世界勝利的時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是全黨全國一切工作的指導方針。”——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公報。
8-2為“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主圖為毛澤東正面頭像、紅旗的海洋及毛澤東的手跡:“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
8-3為“毛主席是世界人民心中的紅太陽”。毛澤東身穿軍裝,頭戴軍帽,滿臉微笑。胸佩毛澤東像章、高舉毛澤東著作的中國、越南和世界其他國家的人民在前進中。
8-4為“毛主席和紅衛兵在一起”。畫面上是身著軍裝,頭戴軍帽,臂戴“紅衛兵”袖章的毛澤東在手持毛澤東語錄的紅衛兵簇擁下招手致意。 上方印著:“你們要關心國家大事,要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毛澤東”。
8-5為“毛主席和林副主席在一起”。畫面是毛澤東在天安門上的照片。身著軍裝的毛澤東憑欄遠望,身旁是副主席林彪。
8-6為“毛主席在天安門上接見紅衛兵”。畫面是身著軍裝、笑容滿面的毛澤東在天安門上向紅衛兵揮手致意的照片。
8-7為“毛主席在天安門上接見紅衛兵”。畫面是毛澤東遠眺、充滿興奮的神情。
8-8為“毛主席和林副統帥在一起”。畫面是毛澤東神情嚴肅地為林彪指點講話稿的照片。
整套郵票具有濃烈的宣傳色彩,突出了毛澤東的形象和毛澤東對紅衛兵的關心和期望,林彪以副主席、副統帥的身份和毛澤東在一起。
后4枚邊上都印有“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毛主席萬歲”字樣。
【文3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二十五周年】 1942年,我黨開展了著名的延安整風運動。為了解決在新形勢下革命文藝工作和文藝思潮中出現的問題和傾向,促使文藝工作者克服非無產階級思想,樹立無產階級思想,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整風運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在黨中央直接領導下,延安文藝界于1942年5月開始整風,5月2日召開了座談會,出席者有七八十人,歷時22天,到5月23日結束。
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被進步文藝界人士稱為“人類文藝革命史的里程碑,人民文藝理論的寶典。”在中國革命文藝運動史上,《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首次明確而深刻地指出了文藝運動的新方向——工農兵方向,具有巨大的歷史意義。圍繞文藝座談會講話主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過幾套郵票,其中“文3 ”是最早發行的一套。
【文4 祝毛主席萬壽無疆】1967年6月2日,中國郵電部向中共中央文革小組上報《關于擬發行祝毛主席萬壽無疆郵票的請示》。其主要內容是:今年“七一”,是中國共產黨成立40周年,我們擬發行一套“祝毛主席萬壽無疆”郵票,圖案是毛主席側面軍裝像(木刻)。這套郵票名稱為“祝毛主席萬壽無疆”。兩天后,中央文革宣傳組辦公室批復“同意”。
1967年6月30日,郵票發行局向首都新聞界發布了發行這套郵票的新聞稿: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為了紀念偉大的、光榮的、正確的中國共產黨誕生46周年,定于1967年7月1日發行“祝毛主席萬壽無疆”紀念郵票一套。圖案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和世界人民的偉大領袖——我們心中最紅最紅的紅太陽毛主席側面軍裝像(版畫),面值共5種等等。5幅畫面均由沈堯伊創作,設計者劉碩仁等同志從中央美院將原畫拍成照片,縮成郵票尺寸后,自己在一塊椴木版上雕刻的,并以此作為申圖稿獲得通過,采用雕刻版印制。
【文5 毛主席的革命文藝路線勝利萬歲】 1964年至1967年,各地文藝團體創作并演出了一批現代題材的戲劇。這些戲劇在題材和表現手法上都有所創新,影響很大。1967年5月至6月,《紅燈記》等八個現代戲在北京匯演,隨后在全國得到迅速推廣。江青一伙的所謂“文藝革命”,實質上是文化專制。文革期間,為宣傳毛澤東革命文藝路線的勝利,郵電部發行了這套革命樣板戲郵票。
1968年1月30日--5月1日,為了宣傳和推廣現代戲劇,原郵電部特發行“文5 毛主席的革命文藝路線勝利萬歲”文字郵票一套,全套9枚。此套郵票圖案按照“活人不上郵票”的原則,沒有采用劇照形式,而是根據當時新華社所發的“樣板戲”彩色照片,由郵票設計家繪制而成,真是的塑造了現代戲中的人物形象。
【文6 毛主席與世界人民】 1967年8月8日,郵電部《關于擬發行毛主席是世界革命人民心中的紅太陽紀念郵票的請示》連同郵票圖案兩幅送中央文革小組審查。這套郵票名稱印在第一圖上,發行日期擬定在1967年10月1日。中央文革宣傳辦公室批復通知:“第一圖沒有意見。第二圖毛主席像不象,請再畫一下。其它同意照來函意見改,修改后再送審”。于是,設計人員先到外交部征求意見,后又到亞非司征求意見,并參考1967年7月《中國建設》雜志上的照片改畫郵票上的外國人形象和衣服。
8月22日,郵電部再次上報“請審核,如可以,請批示”。中央文革宣傳辦公室批復“紀念郵票第二圖中的毛主席像仍不準確,特別是面部畫得不像,請再加修改。”于是又在人物形象、服裝等細節處反復核實、修改。直到9月1日,中央文革宣傳組辦公室才發出“同意”的批文。
9月30日,新華社發出一則新郵消息:“郵電部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8周年,決定于1967年10月1日起陸續發行下列兩套紀念郵票…”這兩套郵票即“毛主席是世界革命人民心中的紅太陽”和“毛主席詩詞”。
【文7 毛主席詩詞】《毛主席詩詞》郵票,將在21世紀郵壇上成為真正的“駿馬”,它是永不消逝的電波。你如果現在還不購齊,以后您會后悔莫及。
【文7“三美”】
一為詩美。這十三首詩詞反映了毛詩氣韻之美、色彩之美、豪放之美、悲壯之美。現在研究毛詩的學者很多,毛詩己成為中國文學的一門學科。毛詩豪放奔騰,一瀉千里,雄視天下,縱橫萬年。如《沁園春·雪》,“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至“成吉思汗”,“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類似這樣驚天地,泣鬼神的詩句比比皆是。毛詩又有意境之美,毛詩寫景,其視角極為宏偉。有仰視:“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有平視:“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毛詩悲壯之美也感人至深,如《憶秦娥.婁山關》:“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這是一種悲涼霜景,使人沉思,使人振奮。
毛詩極為優美,一首詩就是一幅山水畫,如“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五嶺透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二為書法美,毛澤東的書法龍飛鳳舞,筆力蒼勁,氣勢磅礴,體現了毛的偉大氣魄與廣闊胸懷。文7這14枚郵票,其中13枚書法郵票都是毛書法的精品,既有魏碑、晉唐楷書之遺風,又有張旭、懷素草書之風格,吸收了前人的長處,而又創造性地發揮,成為亙古一絕,萬人欽羨。
三為設計美。這套郵票由著名郵票設計大師孫傳哲設計,“文革”時郵票色彩大都是單調的,政治氣氛重,一片紅海洋。但這套郵票以純白襯底,以濃墨為詩詞著色,布局大方,有疏有密,有張有弛,再飾以紅色花邊,這可真是熱鬧中的清淡,紅海洋中的藍天白云,難得難得。在“文革”郵票中一枝獨秀,別具一格,所以令人愛不釋手也。
【文7“三多”】
一為消耗的多。這套郵票雖說有的發行一千萬枚,有的也只有700萬枚,但當時電話還不普及,傳遞信息主要靠通信,加上為了宣傳毛澤東思想,許多人都拿起筆來寫信,信封上印有不少毛的語錄、詩詞,這樣貼起郵票來,大都用文7這套郵票。這樣連續十年,文7消耗很多。現在“大雨落幽燕”、“茫茫九派”這兩枚郵票是非常珍貴的。
二是傳媒介紹的多。這些年來許多報刊、雜志對“文革”郵票,特別是對文7介紹的多,不僅國內報紙整篇整幅介紹。而且臺灣、港、澳也有不少報紙介紹。臺灣有的郵刊以整版介紹。海外中文報刊也紛紛介紹。有的譽為“郵壇珍品”,有的譽為“臻品郵票”,有的譽為“美中絕品”,有的譽為“中華圣筆”。日本日中文化交流協會會長福田一郎先生專門為《毛主席詩詞》郵票舉行了郵展,法國蓬皮杜文化中心多次舉辦毛澤東詩詞文化郵票展覽。
三是需要的人多。由于文7具有三美,有其獨到之處,這套郵票與一般郵票相比,真有“鶴立雞群”、“飄飄欲仙”之感,無論集郵的人或不集郵的人,無不喜愛,到了“如醉如癡”、“為伊覓得斯人累”、“眾里尋她千百度”、“得來真乃費功夫”的地步,這就是這套郵票的魅力。這套郵票有人預測將為21世紀飛騰的駿馬,“橫空出世”有文7,幾年之內值萬元,此乃預料之中也!勸君及早收藏。
【文8 大海航行靠舵手 干革命靠毛澤東思想】 1967年11月29日,林彪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首次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代表大會題詞。本套郵票共1枚。郵票圖案是林彪題詞的手跡:“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澤東思想”。
郵票畫面上,即是林彪在1967年11月29日,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首次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大會題詞的手跡:“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澤東思想”票面紅底金字。票名除“林彪題詞”、“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澤東思想”外,還因為發行日1967年12月26日,正值毛澤東74歲生日,因此,又有“紀念毛澤東誕辰74周年”一說。
【文9 毛主席支持美國黑人抗暴斗爭的聲明】 60年代,美國黑人的斗爭進一步高漲。1964年,紐約哈萊姆區黑人的抗暴斗爭是大規模黑人抗暴斗爭的前奏。1965年,黑人抗暴斗爭發展到9個城市,1966年為38個城市,1967年為128個城市,1968年3月,美國著名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在納西州孟菲斯市被種族主義分子槍殺。這一事件進一步激發了美國黑人的抗暴斗爭,僅4月一個月就席卷一百六十多個城市,成為美國一百多年來最嚴重的國內危機。1968年4月16日,毛澤東同志發表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同志支持美國黑人抗暴斗爭的聲明》。
【文10 毛主席語錄】 5-1“全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形勢大好,不是小好,整個形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再有幾個月的時間,整個形勢將會變得更好。”這段指示發表在1967年11月9日的《解放軍報》上。1967年下半年,毛澤東視察了華北、中南和華東地區,調查了河北、河南、湖南、江西、浙江、上海等省市的文化大革命情況,發表了對當時局勢的一些看法和估計,這段指示便是這次視察時所講的。他又說:形勢大好的重要標志是人民群眾充分發動起來了。從來的群眾運動都沒有像這次發動得這么廣泛、這么深入。全國的工廠、農村、學校、部隊,到處都在討論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問題,大家都在關心國家大事。有些地方前一段好像很亂,其實那是亂了敵人,鍛煉了群眾。但在實際上,在這個期間,中國各地黨政機關已全部癱瘓,相互對立的兩大派群眾組織在林彪、江青一伙的煽動下,各自組成文攻武衛戰斗隊,搶奪武器開始大規模武斗,造成了全國一片混亂的局面。毛澤東還在這次視察中談到了對紅衛兵的教育問題,號召各派群眾組織進行革命的大聯合,對當時的混亂形勢起了一定的約束作用。
5-2“革命委員會的基本經驗有三條:一條是有革命干部的代表,一條是有軍隊的代表,一條是有革命群眾的代表,實現了革命的三結合。”
5-3“革命委員會要實行一元化的領導,打破重疊的行政機構,精兵簡政,組織起一個革命化的聯系群眾的領導班子。”
5-4“國家機關的改革,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聯系群眾。”
5-5“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實質上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和一切剝削階級的政治大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廣大革命人民群眾和國民黨反動派長期斗爭的繼續,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斗爭的繼續。”這段指示發表在1968年4月10日《人民日報》社論《芙蓉國里盡朝暉》上。是毛澤東在晚年時對于社會主義社會階級斗爭問題上“左”傾錯誤論點的總概括。他認為,在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后,還存在著資產階級,還存在著階級對抗,因而還要進行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政治大革命。陳伯達、姚文元將這個論點概括為“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即以此作為指導思想。在十年文革期間反復宣傳,并且寫入中共“九大”、“十大”通過的政治報告和黨章中,寫入四屆人大通過的憲法里,給中國造成了長時間的混亂和破壞。
【文11 林彪1965年7月26日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郵票題詞】 1968年8月1日,我國郵電部發行了一套《林彪題詞》郵票。在這套郵票背后,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所謂“路線斗爭”的內情。
196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美術工作者華克雄、謝光年、胡今葉、陳其、趙光濤、王文濤等人設計了一套題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特種郵票。這套郵票的樣票在發行前送到了當時任國防部長的林彪案頭。長年住院的林彪,對這套郵票產生了異常濃厚的興趣。他很快于7月26日提筆為郵票寫下了一段文字:“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隊伍,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隊伍,因而是戰無不勝的隊伍。”出乎林彪意料的是,8枚一套的T74郵票發行的時候,上面并沒有他的題詞的位置,那份“題詞”被壓在郵電部的文件柜里。
1968年,郵電部決定在“八一”建軍節前發行一套建國41周年的紀念郵票。此時,林彪并沒有忘記3年前“扣壓”題詞的“恥辱”,某些人則心領神會,當研究這套郵票圖案內容時,就提議把林彪3年前的題詞印上郵票,在當時的政治氣氛下,這一提議獲得了通過。于是,文11郵票發行。這也是繼文8郵票后第二次把林彪的題詞印上郵票,隱含突出宣傳其作為毛主席的 “戰友”形象的意味。
8月1日,新華社、《人民日報》等首都主要報刊發出消息,說郵電部“走資派”當年“扣壓不發”林彪題詞的罪行,是“一場路線斗爭”;今天得以和群眾見面,則是“革命路線的勝利”。
【文12 毛主席去安源】 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后,毛澤東回到湖南,于1921年10月建立了中共湖南支部,隨后又建立了湘區(包括江西安源)委員會,毛澤東擔任書記,并兼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湖南分部主任。毛澤東于1921年到安源調查工人勞動和生活狀況,啟發工人的覺悟,播下了革命種子。安源路礦(株萍鐵路和安源煤礦)是德、日帝國主義控制下的官僚買辦企業,有煤礦工人和鐵路工人近兩萬人,過著極其悲慘的生活。毛澤東經過考察認為,在安源路礦工人中,蘊藏著無限的革命潛力,應立即開展工作。
本套郵票共1枚。郵票畫面選用油畫家劉春華的原畫“毛主席去安源”。畫面為青年時代的毛澤東走在崎嶇的山路上。
【文13 毛主席最新指示】 這是“文化大革命”期間,郵電部于1968年8月15日發行的一枚郵票。在當時的特殊政治形勢下,中國郵票直接承擔著政治宣傳的職能,因而帶著濃厚而強烈的政治色彩。這枚郵票無論從畫面內容還是從設計的構思上,比較典型地體現了上述特點。
本套郵票共1枚。郵票畫面內容的主體是毛澤東于1968年8月初發出的一段最新指示。具體內容是“我國有七億人口,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要充分發揮工人階級在文化大革命中和一切工作中的領導作用。工人階級也應當在斗爭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覺悟”。到1968年8月,“文化大革命”中大規模社會運動已基本過去。按照毛澤東的部署,主要任務轉入“斗、批、改”的第三階段,重點轉入上層建筑部門,運動的主體力量也由青年學生轉為工人階級。由工人組成的“毛澤東思想宣傳隊”紛紛進駐學校和文化機關,發揮領導作用。毛澤東的上述指示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發出。
這枚郵票把“毛主席最新指示”置于畫面最主要的部位,白底紅字,十分醒目。畫面左側是“文化大革命”時期常見的毛澤東身著軍裝的頭像,除領章帽徽為紅色外,頭像為單色,整個畫面顯得樸素大方。毛澤東頭像和最新指示的內容結構配置得當,彼此呼應,形成很強的整體感。
【文14 南京長江大橋勝利建成】 南京長江大橋位于江蘇省南京市下關和浦口之間,是繼武漢長江大橋、重慶白沙沱長江大橋之后第三座跨越長江的大橋。它是中國自行設計、施工及安裝的橫跨長江的一座最大現代化橋梁。正橋為鐵路和公路兩用的雙層鋼桁梁橋,上層為公路橋,下層為鐵路橋。正橋長1577米,有十孔鋼梁,跨度除江北第一孔為128米外,余均為160米。江中橋墩有九個,高約80米,扎根在江底巖盤上,首創了“沉箱式”橋墩基礎。正橋兩端各有一對雄偉壯麗的橋頭堡,大堡頂端聳立著三面鮮艷的紅旗,小堡頂端矗立有工農兵形象的群塑。
南京長江大橋于1960年1月18日正式動工,1968年12月29日全面建成通車。它連接津浦、滬寧兩鐵路以及蘇南、蘇北的公路,加強了中國南北的交通聯系,在政治、經濟和戰略上有重大意義。
1969年5月1日國際勞動節,為了慶祝南京長江大橋勝利建成,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一套《南京長江大橋勝利建成》“文”字頭郵票,全套4枚。
【文15 八屆十二中全會公報發表】1968年10月13日~31日,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在北京召開。由于“文化大革命”和林彪、江青一伙的迫害,使“八大”當選的許多中央委員被剝奪了出席全會的權利,大部分候補中央委員也沒有能出席全會。另外,參加會議的還有“中央文革小組”成員,各省、市、自治區革命委員會和人民解放軍的主要負責人等74人。全會通過了《關于九大代表產生的決議》、《關于中國共產黨章程(草案)的決定》。全會還通過了所謂《關于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罪行的審查報告》,并作出了把劉少奇“永遠開除出黨,撤消其黨內外的一切職務”的錯誤決議(1980年2月23日~29日在北京舉行的十一屆五中全會,作出了《關于劉少奇同志平反的決議》。八屆十二中全會又一次錯誤地批判了所謂“二月逆流”,李富春、李先念、陳毅、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等同志遭到批判、圍攻,朱德、陳云等同志也受到攻擊。林彪在會上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進行誣陷,說“二月逆流”是“一次嚴重的反黨事件”,是“資本主義復辟的預演”。
所謂“二月逆流”,指中國共產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了捍衛馬列主義原則和堅持黨的領導,于1967年2月前后,在不同的會議上,對“文化大革命”的錯誤作法提出了強烈的批評。在周恩來同志主持召開的當時主持黨政軍日常工作的同志和“中央文革”成員碰頭會上,以及在其他一些會議上,譚震林、陳毅、葉劍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聶榮臻等同志,憤怒斥責操縱“中央文革”的一伙野心家、陰謀家把黨、政府、工廠、農村搞亂了,還要搞亂軍隊,破壞無產階級專政的柱石;揭露他們煽動極“左”思潮,制造“一月風暴”,妄圖統統打倒老干部的篡黨奪權的陰謀。林彪、江青、康生、張春橋利用他們竊取的地位和權力,誣陷譚震林等同志是“二月逆流”,炮制了一個震撼全國的大案,并在全國掀起了反擊“二月逆流”的惡浪,從中央到地方,層層奪權,各部門各地方的黨政領導機關幾乎都被奪權或改組。
1968年12月26日,正值毛澤東同志誕辰紀念日,為了紀念八屆十二中全會公報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一套《八屆十二種全會公報發表》“文”字頭郵票,全套1枚。
【文16 鋼琴伴唱《紅燈記》】 《紅燈記》是一出描寫中共地下黨為保護和安全傳遞一份密電碼而與日本侵略者機智周旋、勇敢斗爭的現代京劇。這是一部“文化大革命”期間流傳很廣的戲劇。它在當時文藝界產生了很大影響。1968年,中國京劇團和中央樂團根據它改編創作了鋼琴伴唱《紅燈記》,并于六、七月間在北京首次上演,反響很大。
(2-1)為“李玉和”。李玉和是中共地下黨員、鐵路工人,為保護密電碼,他與敵人周旋,機智勇敢,最后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2-2)為“李鐵梅”。李鐵梅是李玉和的女兒,她繼承父親的遺志,完成了保護密電碼的任務。
這套郵票在設計上選擇劇中的兩個主要人物最富表現力的舞臺形象,設計簡單,主題鮮明,很能表現當時的時代特點。
【文17 知識青年在農村】 上個世紀60年代初,特別是“文化大革命”期間,數以百萬計的城市初、高中學生響應毛澤東號召,上山下鄉,奔赴中國各地農村,特別是黑龍江、內蒙、云南、新疆等邊遠省區。這些青年在農村和人口較少的邊疆地區的生產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對農村科學文化教育產生了積極的影響。1977年,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政策停止執行,除已在當地成為骨干或建立家庭的人外,大都回到原來的城市。
本套郵票的圖案作者采用裝飾性表現方法,結合中國傳統裝飾繪畫的長處,在畫法上有一定的特色。圖案采用了朱紅、桃紅、湖藍、檸檬黃、翠綠、青蓮紫、煤黑等七種純色,創造出色彩鮮明而又絢爛的基調。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是文化大革命中解決大量中學畢業生出路問題,消除不安定因素的一項應急措施,也是在毛澤東“繼續革命”理論指導下,改造青年一代思想,防止資本主義復辟,縮小三大差別,進行“反修防修”的政治運動。他雖然減輕了當時中國城市人口和就業的壓力,卻給農村加重了負擔。直至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為了消除“文化大革命的”影響,黨和政府從各方面采取措施解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遺留下來的問題。這套郵票發行日期選在國慶20周年之日,也是以此作為慶祝形式之一。
【文18 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1969年6月10日,蘇聯軍隊侵入中國新疆裕民縣巴爾魯克山西部地區,蓄意制造流血事件;7月8日,蘇聯邊防軍侵入中國黑龍江省撫遠縣境內、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中國一側的領土八岔島地區進行武裝挑釁;7月13日,蘇聯軍隊侵入中國新疆裕民縣鐵列克提地區,制造新的流血事件。蘇聯軍隊在中蘇邊界的許多地段,不斷侵犯中國領土、領水、領空,挑起一系列的邊境流血事件,使得中蘇雙邊關系日益緊張。面對蘇聯這種有計劃、有準備的軍事挑釁活動,中國駐邊防部隊和當地人民團結一致,共同保衛祖國的神圣領土。
1969年10月1日,正值歡度國慶節之際,為了表彰中國駐黑龍江、新疆邊防部隊和當地人民團結保衛邊疆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一套《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文”字頭郵票,全套6枚。
【文19 革命青年的榜樣】 1969年8月15日,山洪暴發,雙河兩岸一片汪洋。下午4時許,金訓華正帶著民兵修壩防洪,生產隊長忽然跑來說:“堆在河沿的150根電柱被水泡上了,有被洪水沖走的危險。”金訓華馬上搶著說:“保護電柱要緊,這任務交給我!”說著,他帶領五個民兵去搶救。剛跑到河邊,金訓華就看到二根電柱已被急流卷走。面對著每秒7米~8米流速的洪水,金訓華為了搶救國家物資,毫不猶豫地大喊一聲:“跟我下,馬上撈!”首先沖上去跳進大河。狂暴的巨浪曾經三次把金訓華卷進險惡的漩渦里,他三次頑強地把頭抬出水面,斬風劈浪,繼續向前猛沖,去搶救國家物資。金訓華為了搶救國家物資,奮戰山洪,不幸光榮犧牲。根據金訓華生前的多次申請,有關黨組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