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紀念紫禁城600年祥瑞上新”首輪首尊宮廷景泰藍轉瓶《時來運轉財運尊》新聞發布會在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
文化部原副部長、國家博物館首任館長潘震宙;
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張之鑄;
故宮博物院鑒定專家、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張淑芬;
故宮博物院原領導、故宮博物院專家姜德平;
故宮宮廷部原副主任苑洪琪;
故宮博物院專家王恒濤;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景泰藍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戴嘉林;
北京市工藝美術大師、高級技師丁明鴻、
北大博雅特聘教授沈占軍等文化界、工藝美術界專家、大師與眾嘉賓齊聚一堂,共同見證景泰藍重器《時來運轉財運尊》的重大發布。

發布會現場嘉賓揭幕

發布會現場嘉賓合影

發布會現場
景泰藍轉瓶《時來運轉財運尊》開創景泰藍歷史之最,堪稱國之重器,是對紫禁城肇建600年與庚子鼠年的至高獻禮
《時來運轉財運尊》主體為“葫蘆”造型,寓意福祿雙全;色彩明快,創造性地以中國紅、至尊黃雙色鋪陳,紅色為運,寓意鴻運當頭;黃色為財,寓意貴氣沖天;紅黃相接為之壽,寓意健康長壽;頂端雕琢 福鼠踩元寶造型,寓意鼠來財達、家財萬貫;器身為十二生肖圖案,搭配滿地纏枝蓮紋,寓意生肖賀歲、時來運轉!

景泰藍《時來運轉財運尊》
它是景泰藍600年歷史上第一款瓶體可上下同時轉動的景泰藍生肖轉瓶;是紫禁城600年歷史上第一款實現“一型、二轉、四效果”的景泰藍轉瓶;第一款擁有雙知識產權的景泰藍生肖葫蘆轉瓶;打破了景泰藍只有轉心瓶的歷史;連明清兩代皇帝都未能實現的轉瓶,終于在今天輝煌偉大的時代中呈現給大眾,深入到民間,既是將宮廷福運傳至給大家的美好祝福,又是對紫禁城600周年的隆重獻禮!
文化部原副部長、國家博物館首任館長潘震宙現場致辭,贊譽《時來運轉財運尊》是景泰藍歷史的匠心之作,是集厚重歷史、深厚文化內涵、極高藝術造詣的典藏臻品
發布會現場,文化部原副部長、國家博物館首任館長潘震宙表示:“2020年是紫禁城肇建600年,作為中華民族最珍貴的文化遺產,踏匯聚5000載東方藝珍,最能彰顯的便是工匠精神。俗話說,器物有形,匠心無界。工匠精神的核心特征是敬業、精益、專注、創新,在孜孜以求中展示天賦,用道器合一的匠心、匠魂,來詮釋對細節、完美、精品的追求。而今天推出的景泰藍生肖葫蘆轉瓶《時來運轉財運尊》便是對當今時代大國工匠精神的最佳詮釋,它型制、設計大膽創新;材質、工藝全面升級。是集厚重歷史、深厚文化內涵、極高藝術造詣、極具收藏意義的典藏臻品“。

文化部原副部長、國家博物館首任館長潘震宙致辭
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張之鑄認為以景泰藍打造的《時來運轉財運尊》集四美于一身,是獻禮紫禁城600年的精品力作!
景泰藍曾為皇家獨享,是皇權與地位的象征,如今,它被作為中國的金名片,被贈送給世界各國政要。從皇家御用到大國國禮,景泰藍從來都是尊貴和財富的典范,令世人敬仰、傳頌!“2020年,恰逢紫禁城肇建600周年華誕,由我國景泰藍非遺文化代表性傳承人戴嘉林與其徒弟丁明鴻聯袂打造的景泰藍《時來運轉財運尊》,它體現了人文精神與工匠精神,集造型美、色彩美、工藝美與內涵美四美于一身,堪稱獻禮紫禁城600年的精品力作!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張之鑄說道。

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張之鑄致辭
“中國景泰藍色彩第一人”戴嘉林與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丁明鴻強強聯合,克服重重困難,匠心打造劃時代重器《時來運轉財運尊》
《時來運轉財運尊》由“中國景泰藍色彩第一人”戴嘉林與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丁明鴻聯袂創作,將中國式創新思想融入其中,運用非遺景泰藍國寶技藝,秉承皇家御用標準,采用最先進的景泰藍創作技藝,匠心打造劃時代藝術巨制,永恒銘記紫禁城肇建600年與庚子鼠年!
戴嘉林大師從事景泰藍創作50余年,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被評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景泰藍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他表示:“《時來運轉財運尊》工序繁瑣、成品率極低。它歷經108道工序,720個工時,整個制作過程嚴格按照乾隆年間宮廷造辦處的古法工藝制做。它是景泰藍600年歷史上首次上下瓶體可以同時轉動的生肖轉瓶。因為是首次,所以沒有借鑒,都是我們在一步步摸索,創新,瓶體上下轉動要求工藝難度在0.01毫米的誤差范圍內,也就是說在轉動的過程中,三層要求上中下同心,不能有偏差(誤差范圍在0.01毫米),比頭發絲還要細很多”。

“中國景泰藍色彩第一人”戴嘉林致辭
4位故宮專家現場品鑒驗收 稱贊《時來運轉財運尊》是景泰藍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器
發布會現場,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張淑芬、故宮博物院專家姜德平、故宮宮廷部原副主任苑洪琪以及故宮博物院專家王恒濤,四位專家集體上臺,就景泰藍作品《時來運轉財運尊》仔細交流意見,從文化、選材、設計、工藝、寓意全方面進行品控,一致隆重推薦《時來運轉財運尊》,認為其以非凡的藝術造詣獨開一代景泰藍新氣象,不負皇家藝術、不負時代使命、成為工藝美術界具有風向標意義的當代藝術精品。

張淑芬、姜德平、苑洪琪以及王恒濤四位專家學者隆重推薦《時來運轉財運尊》

北大博雅特聘教授沈占軍講述《時來運轉財運尊》擺放學問
戴嘉林大師現場展示景泰藍制作工藝 讓600年景泰藍國寶技藝“活起來”
發布會現場,戴嘉林大師親自展示了景泰藍的掐絲、點藍等制作工藝,讓景泰藍國寶技藝真正活起來,讓人們在觀看與體驗中去傳承與發揚景泰藍文化,傳承與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此同時,姜德平親自題寫墨寶“時來運轉”,傳遞美好的祝福寓意。

嘉賓現場體驗景泰藍創作

發布會現場
在時光的流變中,朝代更迭,王座之上的人來來去去,唯有紫禁城帶著歷史的記憶,凝聚成故宮這樣一個文化符號,折射著中國人對于歷史的夢幻想象。六百年風云激蕩,一幕間千古流芳。600年前,紫禁城誕生在即。600年后,傳統文化復興在即。景泰藍轉瓶《時來運轉財運尊》立足傳統文化,以藝術創新的形式讓,讓景泰藍從深宮里走向民間,深入大眾,它傳遞的是今日中國的文化自信,承載的是中國人民的民族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