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億人的情結!小時候最愛的“大團結”!




發布日期:2019-08-01 來源: 重慶鼎富收藏品交易網 瀏覽數: 3747
今天,如果問一個年輕人什么是“大團結”,他也許會一臉懵懂。如果讓有些年紀的人來回答,不用說,一定會指向一張特定的鈔票,第三套人民幣拾圓券。


為什么稱這張鈔票為“大團結”?
由于它的主景圖案為工、農、兵及各民族人大代表步出大會堂,設計主題是人民參政議政當家作主。雕刻師以莊重有序的刀法、流暢輕松的線條,刻畫出人大代表堅定自信的形象和充滿喜悅的精神狀態,充分展現了人大代表對國家未來發展的信心與自豪。

作為第三套人民幣的最大面額紙幣,“大團結”和第二套人民幣拾圓券的設計過程同樣備受黨中央關注。最初,“大團結”票面主景圖案中的解放軍代表的形象是軍官。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指示,改用士兵形象。又由于當時取消軍銜制度的相關規定,將帽徽、領章、腰帶的樣式作了調整。
“大團結”流通的時間長達38年,一度成了我國鈔票的代名詞。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誰能一個月賺個十來張“大團結”,那一定是讓人羨慕的高薪。“大團結”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承載著那個時代人們對物質生活的追求與美好未來的向往。

除了社會影響力,在人民幣制作的歷史上,“大團結”同樣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無論是印刷材料還是防偽工藝,均實現了諸多的突破,它為此后數套人民幣的研制,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可以說,“大團結”集合了當時最先進的防偽手段,成為我國自行生產的高防偽的鈔票。
在此之前,第二套人民幣大面額鈔票紙用的都是進口紙,“大團結”首次采用了我國自主研發的鈔票專用紙。專用紙上的天安門水印做工精致,可與同時期發達國家的紙幣水品媲美。特別是“大團結”上的固定水印,填補了我國鈔票紙的一項空白。在此之后,固定水印成為了人民幣防偽技術的標準配置。

“大團結”從1966年1月10日起開始發行流通,直到本世紀初,才逐漸從老百姓的生活中淡出。雖然這張鈔票已退出流通領域十余年,但其設計、防偽及印刷技術等諸多方面,即使放在今天仍是名副其實的經典之作。
也許,正是人們有著這份特殊的感情,“大團結”至今仍被人們津津樂道。
重慶鼎富藏品
電話:023-86798725
手機:13508300506
微信號:YBK988688
地址:重慶市江北區觀音橋步行街5號邦興北都11樓10號
相關文章